(Heman)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弟兄姐妹们,你们好!我是希幔,感谢主耶稣基督!我们又在一起来学习《教会音乐事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元素和作用、圣经中的音乐事工以及新约中提到的诗歌类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教会诗歌发展的历史”,熟悉一下教会诗歌的发展与演变,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教会,尤其是教会诗歌敬拜的带领者非常重要。任何时代流行的教会诗歌都免不了要被历史浪潮变为传统的诗歌。圣经上说这个世界没有新事,现在有的过去也有了,我们应当在主耶稣面前正确地看待现在五花八门、百花齐放的教会音乐与诗歌。历史是一面镜子,使我们看清自己本来的面目,更加谦卑与谨慎。首先来看:
- 初期教会
公元一世纪时,初期教会刚从犹太教分离出来,犹太基督徒多是以诗篇为主发展出几种方式:(1)简单的独唱;(2)启应形式的诗篇;(3)对应和唱形式;(4)对唱祷告的方式,例如诗篇118篇《祂的慈爱永远长存》,由一个领祷者唱一句,会众就重复的对唱:
领: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 合: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领:愿以色列说: 合: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领:愿亚伦家说: 合: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领:愿敬畏耶和华的说: 合: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用唱腔更好听)
另外还有保罗时期的外邦基督徒,也可以说是希腊罗马文化时代的教会诗歌类型,上节课我们有介绍,就是诗章、颂词、灵歌三种类型的诗歌。主耶稣和保罗都非常重视唱歌。
到了公元二世纪时,根据基督教早期文献记载,在二世纪中叶,教会中的基督徒就已经开始写作自己的赞美诗,都是希腊文诗歌,这些诗歌被编成一本诗歌集《所罗门颂》,只有歌词,无曲调流传下来。
到了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于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归信基督教,并在米兰宣布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成为国教,东西方教会在诗歌方面自此意见不一。公元363年,老底嘉会议通过协议,教会聚会崇拜时只可以颂读圣经的内容和诗歌,不能唱其他诗人创作的音乐歌曲,所以教会音乐无法自由发展,还是受犹太教影响,着重教导律法和先知的讲论,以诵读圣经的方式加强记忆。特别是西方教会采用官方语言拉丁文为诗歌专门语言,称为“圣咏”。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的拉丁文圣诗,主要以经文为内容,不讲究押韵和工整的音律,曲调只有单音,简单庄重。
有“基督教圣诗之父”之称的依拉略(Hilary of Poitiers, 310-367),最先倡导拉丁文圣诗,是西方歌唱圣诗先祖。还有意大利米兰安波罗修(Ambrose, 339-397)被誉为“西方教会赞美诗之父”,他把素歌发展成为安波罗修圣咏,并创办圣诗学校,对欧洲圣诗影响深远。
来看第二个历史阶段
- 中世纪至改教时期
六至七世纪时,对教会圣诗影响巨大的是格里高利一世(Gregory I),他改良了犹太希伯来会堂流传的自由吟咏调,把教会和民间的宗教歌曲收集起来,编成格里高利圣咏。通过教皇的权威扩展西方教会,把礼仪歌曲、经文和音乐更好的结合起来,其中有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应答演唱等方式。这些都是单声部音乐,由教会纯男声唱诗班唱颂,凭自己记忆传唱,没有固定节拍和记谱。由老师口传身授才能学习音乐与唱歌。
七至九世纪时,教会诗歌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着重理性、客观,结合信仰和生活。由于异端的发展,重在维护真理的表达。西方教会开始创作一些非经文诗歌,以圣诗辨明真理,对抗异端。九世纪之后,慢慢从单声部圣诗发展到旋律上方五度加上一个平行的旋律,形成最初的复调音乐。这类音乐诗歌开始为了教会仪式需要而创作,发展成为弥撒曲、安魂曲。例如教会圣餐中的音乐,主领者念哥林多前书11章的守圣餐经文,然后有悔改时间,接着唱《垂怜颂》:“上主啊!上主啊!求祢垂怜我们。”同类诗歌能找到的就是拉丁文的《天神赐粮》,属于领唱和诗班合作的诗歌类型。之后就是会众省察自己,然后领受圣餐。
十至十六世纪由于拉丁文的影响,使得平民阶层无法参与教会的服事,拉丁圣诗强调主观救赎经历,就是个人理解的基督的救赎和自己的关系,开始摆脱格式规律的局限,慢慢注重真情流露。由于教会注重礼仪的配合,促进复调音乐的发展,逐渐产生弥撒曲、清唱剧。当时有三种音乐:(1)为礼仪而作的正式音乐(弥撒曲、日经课、圣体颂);(2)普通献礼音乐(圣母颂、经文歌曲);(3)宗教方面音乐(中古礼仪剧、宗教牧歌、神剧、清唱剧(亨德尔《弥赛亚》、海顿《创世纪》、弗兰克《天神赐粮》))。著名作曲者有海顿、莫扎特等古典时期著名作曲家。
这一时期由于记谱法的发明,圣咏发展到了巅峰,还有管风琴的广泛使用,教会的音乐和诗歌成为当时主导世界的潮流。
第三个历史阶段:
- 十六至十七世纪宗教改革时期
由于罗马天主教的腐败和偏离圣经,音乐诗歌成为宗教利用的工具,拉丁文的使用群体与广大信徒完全脱节。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了“因信称义、回归圣经的浩浩荡荡的宗教改革。当时会众根本无法看懂格里高利圣咏和拉丁文诗歌,歌唱就成了教堂唱诗班的专利,马丁路德鼓励信徒唱本国语言的圣诗,主张信徒人人皆祭司,都有权参与聚会唱颂赞美神。他自己也创作圣诗,还把拉丁文圣诗翻译成德文,让信徒直接敬拜主耶稣基督。据记载,当时德国圣诗创作估计有十万首之多。
例如《坚固保障》被称为当时宗教改革的进行曲,马丁路德领导改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圣诗,因此他被称为“德国圣诗之父”。
因着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加尔文为首的宗教改革也开始在瑞士日内瓦开始。加尔文担心过度重视音乐容易使人情绪化,从而远离圣经。他认为诗歌应当朴素,但他没有反对音乐形式,主张无伴奏吟唱圣经。他把希伯来文圣经的诗篇翻译成韵文诗篇,特点是齐唱,一拍一个字。后来这种韵文诗篇影响英国教会一百多年,直到17世纪英国圣诗之父以撒华兹的出现。
以撒华兹(1674-1748)
他是一位把韵文诗篇转到近代诗歌的重要人物,他认为旧约诗篇应赋予新约的意义,这样信徒对基督耶稣的救赎才能有更深入的体会。因此他以他那时代的文字改写韵文诗篇,反省我们现在的教会在唱诗篇时,有没有想到基督耶稣的救赎是什么?唱耶和华时有新约的意义吗?两者是不是不能分割开来?
以撒华兹一生共写了六百多首圣诗,内容多以崇拜为目的,以基督耶稣和上帝为题材推动了近代圣诗改革,更新了诗歌敬拜,促进教会的大复兴,受他影响出现了大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和他弟弟查尔斯卫斯理。
查尔斯卫斯理(1708-1788)
十七世纪末的以撒华兹影响了英国近代诗歌的发展,十八世纪初的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弟弟查尔斯卫斯理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圣诗创作者。他配合哥哥的布道,运用圣诗配合讲道信息,营造听道氛围,以诗歌打开人听道的心。他一生写下的圣诗达6500首,这个时期开始有福音诗歌出现。诗歌多以教义为题材,教导信徒明白教义和圣经生活。他的圣诗感人、真诚,引导人悔改归主,诗歌内容广泛,包含信仰各个层面,提倡人人歌唱、谦卑,以及用灵歌唱。《奇异的爱 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是他创作的一首很感人的圣诗。
第四个阶段
-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的诗歌
十八世纪末美国的大觉醒运动之后,英国的布道家纷纷到美国去传福音,把英国的诗歌带到美国,在布道之前唱诗是很好的预备会众心灵的方式,我们华人教会缺乏这一认识。例如著名布道家穆迪(Dwight L. Moody)和他的诗歌带领桑基(Ira D. Sankey)的配搭服事,一个负责讲道,一个负责唱诗带领,这些唱诗带领者慢慢成为圣诗创作者,使美国圣诗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个圣诗创作者不参加传福音布道或者没有一颗火热传福音的心是很难写出使人归主的圣诗出来的,有一个奇才叫芬尼 科罗斯比(Fanny J. Crosby)一共创作了8000多首圣诗。
福音诗歌的特点:内容多以罪、恩典、救赎及人的经历为主题,歌词比传统圣诗浅显,没有太多深奥的教义、神学思想,或者是令人深思的语句。歌词重复,一定有副歌,旋律简单,和声没有太大变化,节奏与当时流行歌曲差不多,活泼、轻快。这种诗歌包括:民歌圣诗、主日学圣诗、黑人灵歌、白人灵歌、各种教会聚会或营会诗歌。如《奇异恩典》、《到各山岭去传扬》、《生命圣诗》大多数诗歌属于这一时期的福音诗歌,它们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影响非常巨大。
第五个阶段:
五.二十世纪及当代华人诗歌
二十世纪初中国著名布道家宋尚节的布道会和奋兴会上,所使用的颂歌很多是美国福音诗歌。宋尚节自己也创作歌词,通过布道会传唱中国大江南北,现在中国三自的《赞美诗(新编)》就有非常多的这些福音诗歌。
之后诗歌发展在教会更加多姿多彩,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圣诗协会,有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出版发行自己的赞美诗歌本。中国教会出版《普天颂赞》、《赞美诗(新编)》,包含了许多本土教会创作的一些诗歌,如林本声的《与主同去歌》很有中国本土味道。
台湾、香港也受到韩国敬拜赞美的影响,以琳书房出版印刷了许多敬拜赞美的短歌,推动了华人敬拜赞美的风潮。
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科技日益发达,各种形式的诗歌创作团队或乐队出现,这种类型的创作团队有:赞美之泉、王子音乐、有情天、天韵、我心旋律、小羊诗歌、迦南诗选等。教会开始少用或不用诗歌本了,开始上网收集需要的诗歌,流行的基督教诗歌成为教会吸引人和慕道朋友来教会团契的方式。诗歌的歌词和诗歌创作普遍向世界流行音乐靠拢,尤其是现在教会的年轻一代,甚至是注重礼仪的传统教会也无一幸免。虽然这种诗歌的发展使教会敬拜更加活泼、生动,但是另一方面令人担忧的是什么呢?就是忘记历史和传统,离开圣经和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的诗歌越来越多,这些歌真的是诗歌吗?
初代教父奥古斯丁指出圣诗标准有三个要素:(1)圣诗的·对象是神(不是人想象出来的)(2)唱圣诗的人有赞美神的心(不是自娱自乐)(3)圣诗是用来歌唱的(不是用来发泄情绪的)
我们必须明白圣诗不是一种表演,带领唱诗的不是表演者,参加聚会的人也不是观众与消费者,如果音乐和诗歌叫人关注人自己,而不以基督为中心,那这样的流行基督教诗歌对教会有害无益。有人做过调查,现在很多所谓流行基督教诗歌,能真正赞美三一神和基督十字架作为的诗歌不超过一成!而大多数是以“我”为主语,根本没有“我们”的团队意识的创作感动,教会团契是基督的身体,我们不是个人单独敬拜神。主祷文都是我们,而有的却在主祷文诗歌上写上“我”的称谓。保罗教导我们以诗章、颂词、灵歌等各样的智慧把神的道丰丰富富记在心里。让我们呼吁教会要守住真理,不让教会音乐走向世俗化和肤浅化。
让我们祷告:我们主耶稣的父神,感谢祢,使我们的教会圣乐经历了二千年的发展,求祢继续让圣灵运行,兴起忠于真理的诗歌创作和带领者,也兴起代祷者和布道家,用真理和圣乐复兴祢的教会,守住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