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既做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一14-15)
假使基督教会不能持定相信,并且放胆向世人宣扬:“神可以改变你!你不会老是这副样子!”那么,它就没有发挥出基督教会的效能。
弟兄们,那不是给无望的迷幻药滥用者或酒徒的寄望,而是给每个罪人的盼望,不管他身在世界哪个角落。
我们有否注意到,从使徒的教训中,圣灵究竟要告诉我们有关人性和神恩典的什么事情?
“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这真理虽以反面说法讲出,却含有正面的劝告。我们晓得,每个概念本身都有其相反的意思。
例如,当你说“短”,它的相反“长”马上就会在你脑海里泛起,否则,没什么理由要称某东西短。
请留意,使徒不是说:“你不要效法任何东西”,这跟圣经教导和人性都相违背。
他的命令却是:你不要效法旧的样式,以前蒙昧无知时候的样子。
所以,我们先要思想正面的含义。毫无疑问!我们会正面效法某些样式,只是要小心,千万不可效法旧日的模样。
这是圣灵再三地劝告,而且是圣经中不容驳辩的真理。我们读到这经文时,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搪,坐在教会崇拜时,圣灵这样跟我们说,我们也挑不出毛病来。你或许有理由反对传道人对经文的阐释,但那是另一回事。我们作为信徒,每知道了圣灵所讲的,就应贯彻遵行,没有异议。听了神的话,我们除了顺从以外,还应做什么呢?
因此,使徒所讲的“效法”,乃指基督徒应按照适当的样式来塑造自己。
“你要效法中——就是要学效正确的样式”,才是彼得实际上要讲的。
实质上,彼得同时强调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而不是一般人所以为“本性难移”。
也许拿黏土打个比方,最能表达圣经这原则。
黏土本身并不凝固,可以搓圆压扁,随意塑造成不同形状的器物。
陶匠在想到自己想要的形状后,就把黏土按形塑造,然后放在窑里烧,跟着,有时也会给陶器上釉。
于是,原来的黏土凝固了,不再柔软,也不会再改变形态。若真的要改变,唯一方法就是把它砸破。它可改变成碎片败瓦,却永不能再改变为更美观、更实用的器物,因为它不能再是以前一样的黏土,任由人家塑造。
因此,我相信圣灵借着使徒说“要效法正确样式,以此来塑造自己”,即是清楚告诉我们:人本性尚未经火烧、打磨及上釉的过程。感谢主,我们的道德性情仍未定型。
现在,不管对一个年轻人或犯了绑架谋杀罪等候行刑的死囚,我们都可以跟他讲两件事。
第一件是:“你可以改变的!”,而第二件是“你还未完蛋!”
不时听说人心刚硬,但我们要紧记,若要体验人心可以改变的真理,我们需要一些去改变人的人。
当我们说一个人心硬和无可救药时,乃是指尽了我们的能力与影响,那人仍是没法改变。
但实际上,也按神的真理教导,一个人只要尚存一口气,他仍有改变的机会!
许多情况上,希望都很微,可是并未绝望,每个人都有转变的可能。一个酒徒偶尔醉醒,若肯认真地思索人生问题,也许仍有一线转机。只要他晓得自己仍可救药,说不定会把他从绝望中拯救过来。
泥足深陷的瘾君子,即使出卖自己灵魂,但求注射一针来再活一天,也还有一线希望。他所以不结束自己生命,就是拥着那淡白微弱的希望,相信自己总有改变的一天,他晓得自己还未被铸造或打磨到最后形态,故仍有转变的余地。
让我们来感谢神,原来以我们人眼光看来,已坏得要给世界除名的人,也仍有一线转变的盼望和可能。历史已真实地证实了这个可能。
这真理带来的祝福,就是世上没有一个罪人,是被迫依然故我的。
他可以在自己罪里泥足深陷,甚至自己也羞得无地自容。可是,他尚存的羞耻之心,正好显示他有机会成为另一种样式和模样,而这一线希望支持了许多人依旧生活下去。
而这盼望的第二方面,就是他还未“完蛋”。
我敢说,不管你是谁,身处何方,是老年、青年或中年,都还未完蛋,你还只是在生命的进程上。
我承认我们人类总爱厘定某一些终点,说:“超过这以外的,我就不去。”
就拿孩子出生为例。
试看生孩子时,接生的医生检查过那新生婴孩一切正常;就说:“好了,没问题。我能照顾的,就是孩子平安的生下来,我的责任已经完成了。”他定了终点,于是就去打理其他事情了。
记得过去许多个月,医生为孩子的生产很紧张,很留神,现在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生下来了,他到达了终点。
可是,孩子的母亲却不可能也到达终点。她知道手抱的是个弱小的生命,前面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她懂得小孩子会带来的问题和烦恼。孩子要受的教育悠长,由教他玩耍,以至供他念完大学,拿到学位,孩子却仍未“定型”的,他前面尚有很长的过程把他塑造和改变。
孩子拿到大学学位,做父母的兴奋之余,就定了自己的终点:“好!我们终于供孩子念完大学了!”他们往往就以那个时候为终局,说“现在成了,圆满了。”
可是,我们晓得一个真相——他还未成,还未圆满!前面还有很多转变,他依然会经历改变和塑造。
随即,又是另一个终点——他的婚姻。许多做母亲的,看见孩子突然变得稳重,安定下来,结婚、建立家庭,于是松一口气,放心了。
她叹息声里仿佛说:“现在,我不用再担心了!”
不过,不是每一件事或每一个人安顿下来,就表示完结了。父母看见孩子成才,荣登公司副总裁,有权签大银码的支票,又有名牌房车代步,于是,内心不禁沾沾自喜。
两老相对微笑,说道:“他现在好了,终于平步青云,成了美国大商家!”于是,他们很难再从这个叫人兴奋的终点上往更远处望去。
但是,他们的孩子仍然要向前迈进,他将有一天步入中年,正如诗人说:“萧疏鬓已斑”,而两老看见儿子灰白的头发,就说看起来更稳重,却已不能想象到孩子身上再有什么改变。
“他总算爬到了”,父母老怀大慰地说。“他是个魁捂的、身材匀称的商家、行政人员。秋天时狩猎,春天时钓鱼,到夏天,就去看棒球赛,做一切商家习惯做的事情。我们不用为他担心了,他一切都稳妥!”
可是,他既是人,就不会停顿下来。除非灵魂离开他身体,否则他仍未完结。就算老人家暮年之际,老得糊糊涂涂,他也有一些改变,即使不像少年时变得快,变得大。
也许在此有人想与我讨论,说:“啊!陶恕先生,你说得挺有理。其实你是谈及人性的事情,指及人未曾重生时的人性,但是我倒知道确有一个终点,就是我们悔改归回基督的那一刻。”
不错,确在那一点上,我们可以说:“我历来漂泊的心,现在终于在这极乐的港口,找到安身之所。”
我们相信基督,得到赦罪的确据了,是否表示我们善变的本性已经过去,已经稳定不移呢?
朋友们,我的答案是“不”,你还未定型,还会改变,得到塑造。神期望你仍会成长、发展和改变,并且效法美好榜样,成为真正成熟、基督模样的基督徒。
彼得了解到基督的信徒仍在进程之上,于是他写道:“不要效法从前的样式,倒要学习新的和圣洁的模样?”
我想许多基督追随者都不明白和了解这一点。或许那是基督徒同工的错,当我们很努力地令人信主,然后就安慰他们说:“现在,你历来漂泊的心,得以安顿了!”
这句美丽的古老圣诗,真情流露,是我很爱唱的。但我肯定作词人并不是故意加入一个终点,他并非说信徒已经定型,不再改变了。事实上,作词人向我们保证,我们凭信在主内安顿下来,意思就是这个。但一谈到塑造、发展、成长和增强,在我们信主后则必定仍然继续!
我想总有不少人反对我的看法,并且坚持基督徒不可效法其他东西。
“我们必须效法神自己,祂是我们天上的父,只有祂可以改变我们。”某些人说。
我只能同意说:那是挺理想的讲法,而且也是应该如此的。
假如每一个信徒直到死亡那一天为止,也完全好像最初得救时那一刻,只晓得神的影响,他在神里面属天的能力,那么,那些人的看法一点不错。
可是,还有其他不属于神的能力,即使在神的国度内,也有办法塑造我们。
让我打一个比方,就是一个不管在海滩或自己后园都喜欢日光浴的人。
现在,试问谁让他平日隐藏衣服内的地方晒得古铜色?那黑黑的肤色从哪里来呢?他本人要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