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音是叙述耶稣的一生及其工作的书卷。叙述的方法完全根据普通传记的写作次序。从祂的出生、成长、工作、死亡直至埋葬顺序写成。根据韦伯斯特(Noah Webster)的解释,传记(biography)一字是由“生命”(bios)及“写”(graphein)两部分组成,意思是“写出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看四福音,会发现当中一个既奇怪又奇妙的地方:完结后面还附有新的一章,为什么呢?从定义上看,传记是要记录一个人的一生。谈及整个族谱的只算是历史,算不上是传记;讲述一个人死后的事情的,只可说是评论,或褒或贬,也不算得是传记,因为“生命”(bios)的部分没有了,描述的对象再不是有生命的个体。故此,传记中描述主人翁的逝世,应该是全书最后的一章。
世界上唯一打破这定律的作品就是四福音。四卷书均叙述耶稣从出生至死亡的事迹,四位作者亦采用传统的传记形式作结。马太说:“约瑟取了身体,用干净细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太二十七59-60)马可说:“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辊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可十五46)路加说:“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祂的身体怎样安放。”(路二十三55)约翰在他的福音书说:“……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约十九41-42)他们都同意耶稣已经死了。描述一个人生命的完结,传记亦应到此搁笔。
但写传记的人均在他们的书中加上一个真实的部分,在完结篇后加上新的一章,相信这是人类历史中仅有的一次。这次的故事并不是以葬礼作结:一个本应以死亡作结的人物再次来到人间,激励更多作家,续写永恒生命的故事。现在所写关于祂的一切,是描述一个活着的人,祂虽在昨日死去,却存活到永远。
其实从主耶稣在世上所行的神迹,就知道这事是可能的——寡妇的儿子复活;睚鲁的女儿从死亡中苏醒;拉撒路因主的命令就起来行走。也许这些都不足以提示我们,耶稣将要复活,也许这只是暂时阻延那不可改变的定律而已,因为有生必有死,死亡是最终的结局。这些人最后也死了,传记的原则再一次获得支持。每个人最终也得躺在坟墓里,坟墓就是终结。
但挺奇妙的是,耶稣的传记必须继续下去。路加续写的不单是一章,而是整整的一卷书——使徒行传。他说:“祂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徒一3)新约其他书信让我们知道主在这刻的工作,祂亦通过使徒向我们揭示祂将来要做的事。
无尽的一章是所有基督徒的盼望,因为我们确知道神已胜过死亡,叫我们从以往的痛苦中得释放。死亡并不表示神的工作已经终结,也不能干扰神的工作。虽然祂的身体躺卧在约瑟的新坟里,但却借圣灵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彼前三18-20)。三天后,祂的灵与身体再次合一——新的、无尽的一章开始了。
假若耶稣没有从死里复活,祂的生命再灿烂,也不过是人间的一个悲剧。因为祂确实从死里复活,主的生命就成为永远的胜利。昨天所流的血,遭受的痛楚、弃绝,死亡的煎熬,冰冷僵硬的身躯,以及比尸体还要冰冷的坟墓,这一切一切都已成过去。今天所有的是盼望、生命及永恒的自由。
成就在基督身上的,必定成就在每个信祂的人身上。从新约到现在,试问有多少圣徒的生命——等候盼望、努力工作、全心信靠主,只换来年老无助、静候死亡呢?假若死亡就是一生的终结,我相信基督徒会是世上最悲惨的一群。但神绝不会让祂儿女的生命悲惨地结束,祂必为我们预备新的一章,从祂复活开始,直到永远。
死亡的权势不能阻挡,
基督的精兵踏遍各方;
就让胜利的呼声传遍万邦。哈利路亚!
悲哀的三天一去不再,
基督从死里荣耀归来,
就让荣耀尽归于我主我王。哈利路亚!
他摔碎了阴间的锁链,
祂打开了天堂的大门;
就让赞美的诗歌唱颂凯旋。哈利路亚!
(中古拉丁文)
时间或许可以证明,现代文明最大的弱点就是重量不重质。
这个现象在美国最为明显。我们常常看见很多耗资庞大的建筑物落成,但没有人期望它们可以长久保存。在我们的大城市中,不时会觅到工人拆卸一些数年前曾被视为设计出色的建筑物。现代人的品味转变得十分迅速,对于那些已经建成超过五十年仍然存在的建筑物来说,这是一个很可悲的讽刺。
其实,这种短暂性的心理到处可见,并不单只在于建筑方面。一间美容院最近为一个一直以来都需要澄清的字眼下了这样的定义,是写在其广告上的:“永久发型——保护维持三个月。”原来永久的意思就是三个月!或者这个例子过分极端,但这表明了离开神之后,人的盼望和梦想都变得很短暂。
教会现时亦受到这种不合理的短暂性哲学困扰,基督教正受到价值下降的冲击,原因是来自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与一些当时出类拔萃的公众人物比较,希望能赢取一点短暂的注意,希望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在人前表现出色。
上述观念在圣经中是非常罕见的,因此,一个爱读圣经的基督徒应不会被这些东西欺骗。神的道从不在乎大小或数量,却是非常着重质素。基督,祂有一大群跟随者(比任何人都要多),当祂满足了群众的需求,给予他们帮助后,就静静地从他们当中退出来,然后将永恒的真理向祂所拣选的十二个门徒讲解。祂拒绝选择那登上宝座的快捷方式,却拣选了那漫长而痛苦的十字架道路。祂没有接受群众的奉献,只将祂的成就,建立在永恒的事情上。永恒的事情已植根在那些蒙拯救的人心里,历代无数的人也都因神昔日所作的而感谢祂。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牧师和教会都受到试探的困扰,他们不惜代价去寻求人数上的增长。群众高叫要求数量的增加,而不会体谅那只会坚持永恒和稳固价值的传道人。有不少神的仆人受到他牧养的群羊中一些不良分子无情的压力,他们蔑视他的方法,要求很快得到果效,不顾质素,只求追随潮流。他们贪婪地寻求刺激,在戏院里找不着,就往教会去找。
作为跟随基督的人,我们是属于永恒的,不应将信心建立在这个将要过去的世界上。
魔鬼正用一切方法把那会衰败的价值观硬塞给我们,我们必须全力抵挡。看到世界疯狂地互相争夺,只为了一剎那的光辉,我们只能投以怜悯同情的眼光。相信一个与神同行,并将价值建立在神身上的人必定会认为“每月之书”是一个很奇怪的字眼——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已经不多了,对于追求永恒的人来说,即使是什么“一代巨著”,亦不能在他们的心坎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会必须重寻神曾经赐予她的永恒性,并且再次确定要面对的乃是漫长的岁月,并非短暂的一年半载。教会也不应只看数字,而忽略了根基;应该为永恒而工作,不要为外表而努力。神的儿女应竭力寻求那些不会朽坏的事情。流行的信念好像浅溪一样激荡着,对它来说,海洋只会深沉地躺在那伟大的海床上,不为阵雨所动,实在是太沉静、太苦闷了。
信心不但可以移山,更可以教我们忍耐,在应许的实现仍是遥不可见之时,叫我们能安静地继续等候。如果我们坚持心灵上的每个要求都要有实时的答复,那只是表明了我们在信仰上的幼稚和肤浅。要知道神种植一棵橡树所需的时间,比种植一株玉米长得多。
当现代人乱冲乱撞地进步之时,若我们仍慢慢走的话,的确要付出一些代价,但将来我们一定会得到回报,相信真正的基督徒是不会介意等待的。
本书中各篇文章均以精简而有力的文字,再次肯定基督教一贯的说法和观念,而且辨别不同的批判说法,好使我们在这世代可以延续过往的传统。